
紅木家具告別“暴力”時代
這幾年來,紅木家具生產企業一直被光環圍繞、以為是“暴利”企業、其實不然!構成紅木家具生產的主要成本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原材料成本浮動大,這幾年原材料一路高攀、但這也是家具生產企業主要收益和壓力的來源!喜憂參半吧!原材料暴漲原因也就不多贅述。
1.稀缺性瀕危
2.通貨膨脹
3.游資炒作
二、人工成本高,由于計劃生育、義務普及教育、社會科技進步等原因。
重體力勞動從事者逐年減少。前段日子一名剛工作的大學生在網絡吐槽自己在小飯館吃一頓不到10元的快餐、而隔壁桌的幾名工地工人正啤酒與魚肉、這一情景剛好影射了當今社會的現實情況。而木工師傅又是特殊技能群體、更是“技術勞動者中的佼佼者”所以日薪數百元以上,成為這個傳統手工業普遍現象!
三、安全隱患大。
由于木工機械多是高轉速設備,人工操作過程中工傷事故多,據仙游榜頭一醫院反應每天收治單單木工斷指病例不下十起。其醫藥費用負擔多數為企業負擔,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不等。多數紅木生產企業是小作坊式,三相電路負荷大,條件簡陋。火災隱患大,輕則破財消災,重則傾家蕩產,把牢坐穿!
四、資金利用率低。
由于紅木家具生產周期長,一套家具從原料購進--設計--開料--烘干處理--木工制作--雕花--木工安裝--刮磨--磨光--表面處理,往往3到5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所以積壓的資金成本也是相當可怕的。
生產周期長嚴重制約了紅木家具生產企業資金周轉率
五、風險系數高。
由于很多紅木原料優劣程度無法在表面判斷,開料過往往差強人意,這些風險只能轉嫁到成本上,總有幾家歡樂幾家憂。
所以,有這么五座大山緊壓在紅木家具生產企業身上,總是讓一些企業有苦說不出來,已經告別“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將來何去何從一切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