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地板出口持續放緩 企業啟動市場聯動策略
近年來,受國家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地板出口企業紛紛轉向內銷。在大環境下,國內地板市場的出口依舊持續放緩,轉內銷的企業也在不斷的擴大國內市場。在這種形勢下,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中平衡發展,就應該實習出口、內銷同時并行的策略。
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出口市場嚴重受創
記者了解到,出口轉內銷潮興起于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地板出口市場也隨之受到重創。海外訂單需求的巨幅下滑、國外對華反傾銷政策、人民幣升值預期等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專注出口的地板企業轉向國內市場。近期,歐美等出口市場的新法規也給國內家具出口增添壓力。繼今年3月歐盟對木材和木制品開始實施森林(FSC)認證之后,美國環保局(EPA)又提出兩項擬議法規,以確保其國內生產和進口的復合木制品符合國會確定的甲醛釋放標準。該新標準將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30%~50%。
廣東省家具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出口77.8億美元,同比增長3.6%。而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4.4%的增速放緩0.8%。而日前海關總署公開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達5.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7%,其中出口3萬億元,下降6.1%,在出口商品中,服裝、紡織品、鞋類、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2.7%。這一數據顯示,國內出口市場仍然處于持續放緩的態勢,出口市場并不樂觀。
加強產品研發和終端銷售,啟動國內外市場聯動策略
據了解,出口國外的地板產品特點多是產品品種單一、產品開發要求基本為零,特點是大規模生產少品種生產模式。國內市場銷售的產品特點是,產品開發頻率比較高、多品種、同款產品產量低。所以,廣東省家具協會會長王克告訴記者指出,出口轉內銷的企業在國內市場,要加強兩端,即產品的研發端和產品銷售端。目前來講,出口轉內銷企業在整個生產管理、出口經營等方面較有優勢,在品牌認知度及市場開拓、人才建設方面則存有劣勢。
隨著出口形勢的低迷,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調整策略,實行國內外市場聯動策略。2011年,主攻歐美高端市場的宜華家居也轉向國內市場,在武漢開設家居體驗館。近日,其相關負責人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產品從外銷為主轉為國內外市場聯動,形成內外銷“雙輪驅動”,主要是為了推動業務結構調整,實現營銷全球化。此外也是看重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目前,我國家居行業正處高速上升發展周期,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及消費層次的提高,收入增加,城鎮化建設加快,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會”。他指出,由于家居市場的開辟,涉及到產品研發、銷售模式、團隊組織、服務配套、管理軟件應用等多方面的準備,因此公司對國內市場的開辟采取穩步推進的方式。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地板出口持續放緩的大環境下,地板企業的發展方向不能僅僅局限于眼前,想要在發展過程中達到理想效果,企業就必須要將內銷轉出口,出口轉內銷結合起來,啟動雙向發展,以出口為主,內銷做輔助,這樣地板企業才能更加穩健發展。